强弩之末老胡

2022-03-18 03:20:01

7226影视免费看大片 https://www.7226.xyz

前言:年青时身为村支书的老胡,在农业上不服输,勤勤肯肯地干了一辈子。谁知老了,却被两个儿子整的半死难活。–儿子年幼时常以父亲为傲,父亲老了想以儿子们为傲时,儿子们却不给面子,父亲怎能不老的更快!

1/5

七月盛夏,女儿来看父亲。走进娘家院子,推开房门,一股臭气扑鼻而来。

桌子上摞着碗碟,饭迹斑斑,苍蝇在上面唱着歌。父亲折尺般节节撑了起来,脸色已黄肿。

“苹果袋子套完了?”

“套完了,我听说你人又不好,就下来看看。大热天的怎么不开门窗通风呢?”女儿走过去打开前后窗说着。”

把你整得成天的往下跑!”老胡欠意地说。

“你看你,连你碗筷都不洗了,我能不来吗?”

“洗啥呢,早死早享福,能少受气!你洗我碗不要到你碎嫂厨房去,厨房门也锁着。”

“知道。”

过了一会女儿又进来说:“你从炕上下来,坐到门外面的椅子上,我给你把床单洗一冼。”

老胡逶迤到炕沿上了,把脚踩在炕沿下的砖台上,再也不愿动了。女儿使劲地把床单一角从他屁骨下抽了出来。

“院子里的铝盆是你碎嫂的,你不要用,她回来撞见会叨叨地!”老胡叮咛着。

“那我给你买的盆子呢?”女儿问。

“在你大哥家里放着。”

女儿去北头子,叫开大哥家的门,大哥问候了一声,女儿说明来意,大哥从上房拎出盆子说“给!”便又进屋里去了。

女儿洗完了衣单,老胡叮咛着,“把盆子原给你大哥拿过去,你大嫂说那是他家的,不要叫你大嫂跟你哥打锤!”

“这是我给你买下的,怎么成他家的了?一个个都是个不要脸!”

“那你大嫂说是她的。”

“女儿把老胡強行掺着坐到了门外面的椅子上,并说“你坐这儿透透空气,对身体好!”她整理着老胡给炕头扔的各类塑料袋子,冬天戴的帽子,乱丢的衣库等等……。

她突然发现炕角有一包药,袋口还系得死死的。女儿拎起来看着,问道,“爸,这不是上次我给你买的药么,你怎么还没有吃?”

老胡答道,“我不吃药。”

“你不吃药,病咋能痊愈?”

老胡没有回答。

女儿把炕头刚整理干净,展展铺上净单子,老胡便强拄拐杖走了进来,踩着地砖要上炕。屁骨挑在炕岩上,又睡下了!女儿看了看,暗然地流下了眼泪。

“趁我在,叫你在门外多坐一会儿,透透气,你又睡下了……。”女儿一边吃力地挪老胡的屁骨和腿,一边生气地说。

2/5

“哎吆,我打药的时候,把锄草剂桶子没涮净,把我家的苞谷苗打死了,‘咯咯咯咯’。”头门外传来一阵浪笑声,听得出这是二嫂子回来了。

一阵电动车的颠簸声,二嫂子开车进入了门道道。女儿从房间出来想打个招乎,二嫂却把头撇向了一边,径直开车到院子中间去了。

女儿也不再搭理她。拖完父亲脚底,扫了门道道,又到头门外面,头门外面有一所用彩刚瓦围成的单人厕所,这是她去年年前叫人专给父亲搭建的。二哥在家的时候从来不管这个厕所。

她要将厕所内的糞,拉出去倒。门外的邻居看见了,嚷嚷起来,“哎吆,多亏你来了,你二哥二嫂不倒,都溢到门外的街上了,可熏人呢!”女儿笑了笑拉走了。

女儿坐在炕沿上思前想后。她感觉到父亲意志越来越消沉了,她回忆起年青时的父亲来。那时父亲是胡家窑村的书记。胡家窑多坡地,灌溉不了,一年只能种一茬小麦,且是广种薄收,口粮接济不上。

父亲决定发动群众,平整土地。那时候请不起推土机,运土方全靠镐头挖,架子车拉,所有的动力烧的都是人油。

开工后,群众偷懒的多。父亲就首先给自己家分了拉土方的任务,他先带头拉土方!

村民们见书记都亲自拉开土方了,心理很是感动,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了。这样仅花了二年的时间,硬生生地把胡家窑村的千亩旱田,变成了千亩水浇田,原先一年只能种一茬作务的土地,变成了秋夏两茬收种的良田地。胡家窑村人无人不夸讲父亲是一个硬汉子书记!

在家里,父亲也是一个顽强的人。秋天苞谷搬回来,倒满了院子。到晚上父亲带领全家人,什么时候剥完那些苞谷,什么时候再睡觉。1点剥完了,大哥和二哥各带上媳妇去休息了,我能听见父亲带着母亲还要把苞谷悬挂完,再把架底下的苞谷粒儿扫出来,把全院子也扫得干干净净了才肯去休息。

3/5

时光如白驹过隙,父亲老了,早己卸去书记之职。母亲去逝以后,父亲务庄稼力不从心,渐渐失去了劳动力,他把他和母亲的自留地平均分给了大哥和二哥两家子来种。

但父亲由谁来管,大哥和二哥两家子却一直争执着,难决下来。大哥认为自母亲去逝后开始计算,父亲在他家已经住了五年,接下来应该轮老二来管。二哥却认为,他老大把父亲的钱骗光骗净了,同时又看父亲干不动活了,才想起来甩给他。他可没那么傻,肯定不要的!

大哥见商量不顶事,提着一柄斧头去教训二哥。二哥见状,慌忙从家里抄了一把锹迎了上去。两个把大糞吃了的人就在街上不知羞耻地武斗了起来。几回合下来,大哥受了伤,捂着胳膊跑了回去。

女儿接到电话,赶到娘家,大哥己把气全撒在老父亲身上。他先把父亲的衣裤,鞋子,包袱通通地扔到了头门外边,再把人也址出了房间。父亲正坐在台阶上,倚着冰凉地瓷砖墙,他却骂着儿媳沒良心–父亲以为是儿媳给儿子教的赶他的主意。

女儿用电动三轮车把父亲拉到二哥家门前,二哥头门外靠着一把锹,门上了锁,人不知去向。女儿给二哥打电话,但没人接听。女儿便向父亲提出到自己家里去住,父亲不愿意。

门前坐等无望,女儿看看手机天气,今夜有雨。便硬将父亲拉到了自已家里。

半夜里女儿被一阵头门响声惊酲。她走出二门子向头门口一望,见父亲正摇动着头门。“爸,你在干啥呢?”。

父亲拄着拐杖转过身说,“你叫我回去,你快叫我回去!

“怎么了?女儿惊诧的问。”

“不得了了,你大哥和你二哥,为我的事又刀子斧头的干起来了,我要回去拉架去!”

女儿说,“一个把另一个打死才好呢,他们都不要你,你还操他们的心干啥!”

老父亲用拐拐敲着头门,“你不让我走,我就碰死你门上!”

“这是晚上,天上正毛着雨呢不可能打架,你是乱操心!女儿嚷嚷着,泪流满面。”

老胡不依。

女儿答应父亲,第二把他送回去。

等到第二,女儿没有理会。第三天早上,父亲要回去,女儿还没有理会。到了第六天,老胡背起包袱,拄着拐杖自已往回走开了。

女儿把父亲送回来,没地市去住,胡家窑村有个村民感念老书记当年的恩情,就把自己村外路边一间空房子腾出来让他暂住下来。当晚老胡发了高烧感觉房子旋转又说胡话,女儿一时没有了主意。她便给大哥打电话,大哥接了电话,他说他知道了。她又给二哥打电话,二哥嗯了一声挂断了电话。女儿又给村医打电话,村医很快骑着电动车来了。

吊针挂到了第二早上,也没见大哥二哥有一个人来看看情况!

这两件事提醒了女儿,这以后可怎么能行呢,让父亲一个人住在这村外的一座房子里?

4/5

女儿鼓起了勇气去找村委会。老胡却踉踉跄跄溜到了老伴的坟头上,在那儿大哭了一场!

现任村书记是父亲退休前提议选举的,很快来调解了。他把老大,老二叫到老胡住的房房,让各自讲缘由。

大哥说,“我家己经管五年了。现在也轮老二尽尽义务了,毕竟父亲要两个儿子,不是一个儿子!”

二哥梗着脖子嚷嚷,“他光说到他屋住,他咋不提,他儿子头门上的彩钢瓦房房是谁给盖的?他屋平时的油盐酱醋是谁给买的?他去年买了辆三轮车,他敢说,父亲沒有给他添钱?还有,他那么多的苹果树地,在过去,那一片地的草不是父亲给他锄的?现在老了没钱也没力气了,他就想着给我甩,哼!,如意算盘打得精得很!”

大哥先噎了两句,忽然想起了什么,站直了腰杆子,“哼一!碎盛,咱爸到你跟前把心都没费干!记得你去新疆打工,在那儿不好好上班,却天天赌钱,被派出所抓了进去,当时那边天还很冷,还是我跟咱爸给你把罚款钱和棉衣,棉帽,寄了过去的。打工铮钱去了,没铮到钱还把屋里钱贴了进去,不出油还带了油!后来,你在新疆的媳妇跑了,留下了只有二岁的娃,咱爸把你儿子领回家,替你抚养了十二年,才交给了你。十二年里,你管过一回娃么?再到后来又托媒又花大礼钱的给你续娶了现在的媳妇……,那一点对你不好?如今老了你一点都不管!”

二哥先是羞得想寻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又从地上弹起来,冲着大哥质问,“那咱爸怎么给你两千块钱,不给我呢?”

“啥两千块钱?啥时候的事?”老大摸摸脑袋黑乎乎地反问。

“就是妈还在世的时候。”

“阿……,那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了……!”

父亲插进了话,“那时候,给你哥两千块钱,同时也给了你两口二千块钱,没偏谁没向谁。只是你两口又退回家了,说你两口都上班挣着钱,跟前有呢!”

“可是…可是,我媳妇现在又要要呢。”

听了二哥的话,大哥,父亲都无语了。

书记发话了,“我算听明白了,你们两个的言下之意都是,你爸把你们俩养大,直到他没有劳动能力这会儿,不但没有功劳,还欠着你们两个宝贝的债务还没有还清?!”

两个儿子都深深地垂下了头。

村书记顿了一下普法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藉慰的义务。”

书记停下来问,“这个听明白了没有?”

大哥回答,“听明白了。”

书记问,“老二,你呢?”

二哥“嗯”了一声。

书记又说,“老人是你们胡家的大树根,小树都是大树根上发出来的,哪有小树长大以后把大树根挖出来扔到外面的呢?于理不合适啊!于家也不好吧!若真听明白了,你们两个回了家就各腾出个房间,准备供老人居住!”

书记又停下来看着老胡问,“老胡,你大儿子提出轮流管你,你什意见?”

“轮流管,就轮流管,只要能两个娃不再为我起矛盾,我该怎么样都行!”

书记又盯着老二,说,“老二,就先从你屋开始,半年一轮?”

老二在一旁又“嗯”了一声。

书记接下来说,“轮到谁家屋,除生活费每月给二百元外,生了小病还要给看医生。住了院,千元以上由儿女们共同承担!”

“女子呢,”书记抬头看了看女儿,“平时女子要勤下来,给洗冼刷刷……”

女儿爽快地答道,“行行!我知道了!”

这时书记又环视了一下大家,“看你谁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意见?”

老大吊着模样,老二噘着嘴吧,只有女儿以敬佩地目光看着书记。总之没有人吭声。“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咱就这样定下来。你们都过来在这上面按个指印。”书记拿过来字据约倒放桌上指着同意处。

老二最后一个过来按手印时,书记又看着老二,“你回家把房间收拾干净,赶今晚上把你父亲接到家里去,听见没有?!”

老二又“嗯”了一声。

书记又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你跟你哥别再闹了,都快六十岁的人了,还是一名光荣的老党员不闲众人笑话。再说,管好你爸,老了,省得你后悔!

5/5

经书记调解,父亲被二哥接回了家。午饭时间,父亲端着碗去厨房盛饭,被二嫂子挡在了门外,“你,不要进来!”说着盛出一碗饭,倒在了父亲专用的碗里。父亲端着饭碗转身走了。

父亲吃完饭,去池子洗碗,又被二嫂子挡住了,“去你房子,拿你盆子到外面缸里盛些水去冼碗!”

父亲去端他盆子了。

父亲渴了,趁二嫂子不在,去厨房倒水喝,走到厨房门前一推门,门己被二嫂子锁上了。

父亲便拄着棍去村外的商店,他买了一提冰凉的矿泉水往回走。

村上有人见了问道,“三爸,你都八十好几的人了天天喝那凉水能撑住吗?”

父亲苦苦地笑了。

天冷了,父亲睡觉铺着电褥子,月末二嫂子来了,“这个月电费一交么?”

父亲说道,“我没有钱。你到书记跟前保证过,每月给我二百元生活费都没给我。我一个月就领那么一点养老金,我还要留着吃药,看病。”

二嫂子没言语转身出去了。晚上老父亲一拉灯,灯不亮了。一开电褥子,也不通电了,父亲明白怎么回事了,就在被子里蜷缩了一个夜上。

第二天,老胡叫人给女子打了电话,电话里骂着说了这事情。女子立马通过微信转帐,给二嫂子转了二百元。老胡房间又有电了。

这天老胡拉肚子,急急忙忙给厕所里跑。被二嫂子挡住了,“你去城外树林地里,给家里不要弄,你以后都去那儿!”

老胡忍着肚子痛,转身就给村外头跑,哪里来得及呀,裤子弄脏了。

老胡给女儿打去了电话。女儿来了,要去责备二嫂子,水火不拒人啊!老胡却挡住了说,“好了,千万不要张扬出去,张扬出去了,让你大哥抓住了把柄,两家又是事。只要看到你大哥和你二哥不再为我的事闹仗,我就满意了。我盼只盼我早点死,我死了就不再给你们添麻烦了,百河地水也就都开了!”

接下来女儿经嫂子同意,她掏腰包,请人在嫂子家头门外,给父亲搭建了个独立厕所。厕所粪每月她来倒。

二哥家还有一个潜规矩:在南头的他家住的老胡,不允许去北头老大家,发现一次,老胡除了被二哥跟在屁骨后面一个劲地数落外,“叫你给北头甭跑,你天天给北头跑,你那么爱北头,北头怎么把你赶过来了?!”另外还要被停饭一顿。老胡把这个委屈都装在了心里了。

但女儿岂有不知,只是也无奈,只能也劝父亲住南头,少关心北头事。

女儿回忆到这儿,不禁叹了一口气道,“儿女在幼小的时侯活的是父亲的人,以父亲为傲,父亲老了,活的是儿女的人,以儿女为傲。若儿女不给撑脸面,反而给他气受,父亲怎能不老得更快呢,往往不等光阴吞噬,却要被最亲的人早早催残死!

女儿坐在父亲床边,看着昏睡等死的父亲,竟然眼泪再次打湿了衣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起点贸易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