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 16:12:02
股指期货:
1。核心逻辑: 上周沪深300 指数收于4827.04 点,较前值上升1.21%;成交额方面上周累计成交19164 亿元,日均成交3833 亿元,较前值下降22 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7058 亿元,北向资金当周净流入180 亿元。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采掘(12.19%)、有色金属(11.36%)、电气设备(7.10%)、钢铁(7.06%)、化工(5.44%);涨幅后五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1.31%)、银行(-1.66%)、房地产(-2.04%)、通信(-2.30%)、家用电器(-3.35%)。
2。操作建议:逢低做多IC。
3。风险因素:国内疫情超预期、美债利率上行超预期4。背景分析:8 月30 日,两市股指全天震荡为主,板块分化愈演愈烈。
光伏、稀土、盐湖提锂、工业母机、煤炭股炒作依旧火热,金融板块表现萎靡。上证指数收盘报3528.15 点,涨0.17%;深证成指报14423.37 点,跌0.09%;创业板指报3271.8 点,涨0.45%;科创50报1471.45 点,跌0.60%;万得全A 报5724.47 点,涨0.14%。两市成交额1.58 万亿元,创年内新高,连续29 个交易日破万亿。
重要消息:
1、 中基协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全面阐述基金业高质量发展。易会满指出,基金行业高质量应把握五个“更加突出”的原则:一是更加突出处理好规模、结构与发展质量的关系;二是更加突出抓规范、促创新和防风险的统筹平衡;三是更加突出行业自身发展和客户价值增长的同提升、共进步;四是更加突出回归行业本源,坚守“真私募”定位;五是更加突出厚植行业文化,促进健全发展生态。
2、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截至7 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23.5万亿元,升至全球第四。其中,权益类基金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分别达5140 只、7.7 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规模分别达5.5 万亿元和12.6 万亿元。
3、 教育部表示,“双减”督导已被列为2021 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明教育教学工作纪律,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要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并区别不同年级做出明确规定。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4、 证监会相关部门日前对券商机构下发文件指出,近期存在的“两融套现”行为存在规避监管要求、扰乱交易等风险,要求各券商强化展业合规意识,主动排查清理违规行为,并严防融资“信贷”
化。券商板块周一明显回调,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双双跌停。
5、 北京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出炉,将集中供应43 个住宅地块。其中关注度比较高的海淀京昌路地块、丰台丽泽万泉寺地块均名列其中。第二批供地土地总面积约245 公顷,除一宗招标项目以外,起始价总额约1359 亿元。
国债期货:
1。核心逻辑:月底资金面趋紧,但央行及时加大公开市场净投放,体现出央行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上周五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鲍威尔讲话偏鸽,缓解了市场对提前缩债和加息的担忧。目前资金面虽较宽松,但债市缺乏新增利多支撑,理财新规消息带来情绪扰动,债市偏弱震荡局面或未结束。
2。操作建议:谨慎偏空,防御为主。
3。风险因素:地方债供给压力超预期,美联储收紧超预期4。背景分析: 8 月30 日,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 年期主力合约涨0.22%,5 年期主力合约涨0.12%,2 年期主力合约涨0.05%。Shibor 短端品种涨跌不一,隔夜品种下行24.6bp 报1.846%,7 天期下行2.1bp 报2.308%,14 天期上行1.7bp 报2.323%,1 个月期上行0.4bp 报2.319%。
重要消息:
1、 央行8 月30 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 亿元7 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当日100 亿元逆回购到期,净投放400 亿元。
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在加快,财政进一步发力稳经济。财政部称,今年综合考虑跨周期政策设计和调节需要,结合项目准备情况,科学安排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下达和发行节奏,保持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
3、 债券“南向通”有望于今年国庆前开通。初期可投资债券范围主要为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的港元及人民币债券。
4、 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2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4 个基点报0.211%,3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3 个基点报0.404%,5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3 个基点报0.774%,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 个基点报1.283%,30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3 个基点报1.899%。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