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侄子钱永健:我这辈子都是美国人,不是中国科学家,如何评价

2021-12-21 17:42:45

免费看电视剧

巴斯德说过:"科学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科学成果的研究最终是受益于全人类的,但是研究科学的学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作为世界上最高的荣誉之一的诺贝尔奖,每次的得主不论是哪个国家的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小的影响力。

他习惯性地戴着圆圆的小眼镜,有着亚洲人的面孔,但是却有着一口流利标准的美式发音,问他是否会讲中文,他却表示自己并不会讲。

他获得了2008诺贝尔化学奖,全国人们都沸腾了,但是他却急忙跟中国划清界限,并且表示自己这辈子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因而引起华人的愤怒。他就是背负盛名的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

父辈的选择

世人大多乐于评说钱学森不贪恋美国给出的天价待遇,不论前路艰险也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报效祖国。但其实这并不是钱家的科学家第一次回国,支持中国建设。

早在1939年,钱学森的兄弟钱学榘就曾受邀回国。当时的他被任命为飞机发动机厂的总工程师,为中国研发飞机。

那正是抗战时期,全国混乱,但有人趁机却想要发国难财,把原本要用来制造飞机的经费都私吞了。面对腐败不堪的政府,报国无门的钱学榘最终只好心灰意冷的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大儿子回到了美国。

1952年,钱永健出生了。那时钱学森准备回国一展抱负。他同时邀请自己的弟弟钱学榘与自己一同回国。

钱学榘认为他曾经效力于国民政府,但现在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如果回国怕会遭到政府的打压。并且对于曾经在中国研究过的钱学榘来说,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并不是一段很好的回忆。

最终钱学森回到了中国,而钱学榘却拖家带口的扎根在美国。这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一人选择了自己的信念与忠义,而另一人选择的是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兴趣与努力

钱学榘夫妇虽成长于中国,但是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却并不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按部就班的教授孩子课程,而是深受美国风土人情的影响。他们采用的是开放式的教育,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充分的开发自己的潜能,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钱学榘和自己的哥哥钱学森都在物理学研究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但是钱学榘并不强迫自己的孩子们也要走这条路,所以钱永健和自己的哥哥都没有继承钱学榘的衣钵,但也都在其他领域有建树。

钱永健从小身体就不好,患有严重的哮喘,不能够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在院子里疯玩,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孤单。

钱永健喜欢泡在图书馆,尤其是对理化方面有着极大的兴趣。他并不觉得那些书籍无聊乏味,反而认为妙趣横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十分的有趣。钱永健并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他也常常通过自己动手来实践那些化学反应。

高中的时候,钱永健与自己的同学制作火药时,不慎造成了意外的爆照,将自己家里的家具都点燃了,但是钱学榘夫妇并没有从此就制止了钱永健的这种危险的行为,而是专门为他建造了一间实验室,专门供钱永健进行化学实验。

钱永健能够日后在化学上有这么深的造诣,不仅仅依赖于钱永健天生对于化学的痴迷,与家庭的支持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从那以后,钱永健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化学。

钱永健在16岁时,因研究金属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课题,使他在美国的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上获得冠军。这个奖项是美国专门为青少年人才选拔而设立的,在美国享誉盛名。

20岁时,钱永健就获得了哈佛大学双学士学位,而后又前往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并取得了博士后学位。毕业后,前往加州分校任职。虽然钱永健身上的光环无数,但是他并不就此自满,而是怀有更深的目光投向未知的科学世界。

他不贩卖自己的有限知识,而是尽自己所能去挖掘更多的未知。辛勤耕耘的钱永健,先后获得了帕萨诺青年科学家奖、沃尔夫奖、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等奖项。更是在2008年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我不是中国人

当这个其貌不扬的登上诺贝尔领奖台时,国人从内心油然生出一种自豪。但这只是国人的一厢情愿,钱永健并不认为自己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情谊。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第二年,香港中文大学授予钱永健博士头衔时,他说:"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虽然我流着中国的血,但我不说中文,我这辈子都是美国科学家,不是中国科学家。"

对于国人来说,这个流着中国血的人怎么会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虽然钱永健没有中国国籍,从小就生活在美国,他的所有的教育都是美式的,他的成长经历都与中国无关。但是在国人看来,那种虚无缥缈的血脉上的维系最是重要。

很多人都说他数典忘祖,出了国门就不愿意认自己的祖国,但是细细想来,这只不过是强加在他身上的标签。钱永健所热爱的国土就是美国,他也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是无法形成对于中国的爱国情怀的。

父辈的短浅维系,并不能够影响他对于祖国情感上的寄托。他选择的是自己的科学事业,是自己的对美国的深厚情感。

人们不能仅凭自己的爱国情怀和一腔热血去评价钱永健的观念,他选择的是"科学无国界",而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钱永健已经老去,他的事迹也只能够任人评说。人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但同时也要学会用更高远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正所谓,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起点贸易网版权所有